三尺讲台
教学管理 教改教研 教师培训 学科活动 语言文字宣传
论文:(包晗)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18.12.17



学段:九年级

学科:化学


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专题

            







 姓名:包晗   

单位: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


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 

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为祖国建设培养接班人,而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又是重中之重。而在此间,中小学的师生关系则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小学师生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介绍了师生关系的概念、本质、作用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以及当前师生关系研究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评价。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教学效能   中小学生 


引言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系统。[1]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情景,影响着最终的教育成效。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建立个人与集体和社会这种实际联系的关系和体系,以保证个人的社会化。”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利于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主体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不仅是人与人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而且是一个体现了人际、教学、管理等特征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其研究视角、建构方式都不尽相同。但是,国内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得到心理学实证支持的并不多。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师生关系的研究对于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师生关系的本质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基本的人际关系[2],其本质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反映了师生间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这就使教师处在心理的上位,学生处在心理的下位,师生间存在着天然的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一方面使教师通过努力劳动,提高自己的才能,并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使学生尊敬教师,虚心向教师请教,接受教师的熏陶和教诲。师生间的这种心理距离使得教师和学生不断产生心理互动。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彼此越易情感相悦,坦诚相见,无所不谈,互相包容,达成共识,进而共同成长;师生间心理距离越远,则彼此越易产生敌视,情感相背,使教育教学活动难以开展。  


二、师生关系的重要作用  

国外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良好的个性,形成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师生关系可能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出孤独、退缩、不合群、攻击行为,与教师和同学关系疏远,影响其课业成绩和心理健康。国内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师生课堂交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师生心理健康。董奇、陈传升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青少年发展有很高的相关,甚至超过了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发展的相关。  

由此可见,师生关系对中小学生产生的作用必须引起重视。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从童年期幼稚性逐渐向成人期成熟性发展,其人际关系也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在班级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师生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以及社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的教育行为。  


三、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和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关键因素[3],它有利于学生思想品行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促进其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师生关系的众多研究中发现,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

3.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性特征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师生关系的研究中发现教师的热情与学生完成的工作量、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行为的有效性均有重要的关系。罗森夏因的研究中,教师对学生观点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一种正相关的趋势,尽管教师的表扬次数与成绩之间未发现明确的关系,但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西尔斯(D.Sears,1963)研究也表明,当教师热情鼓励的时候,学生更有创造性。

情感性学习意味着学生对教学也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学习[4]。研究发现学生对于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学习的认知过程[5]。师生之间的积极情感关系会促进认知学习[6]。然而当情感是负性时,学生尽管也能进行认知学习,但是学习的意愿水平很低。近年来,Rawlins(2000)提出友谊教学,就是将发展和维持友谊的交际技能运用到师生关系中,这不仅在课堂上是有意义的,而且也会对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有影响[7]。

3.2教师与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知影响师生关系的性质

80年代后期开始了对教师认知和学生的社会性认知的研究。研究者们认为教育行为最终要通过学生的知觉和解释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而对师生关系良好程度的测量一般是通过教师对这一关系的认知来测量[8]。研究表明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受教师本身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影响[9],研究中还发现学生的年龄、种族、地域也与教师的认知相关。当学生与教师属同种族或来自同一地域,教师倾向于认为师生关系是积极的。


四、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

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师生关系的研究经历了由抽象到具体,由笼统到精细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师生关系研究的学科化与层次化。邹泓等人认为传统的师生关系即是“教与学”的关系。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师生关系问题也步

进入多层面的研究体系。在教学效能领域内有两个演变趋势:一是从教师的认知性教学行为到重视教师的社会性行为;二是从只看教师的“教”到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以及“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最初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优秀教师应具备何种人格特质[10],并得出了一些优秀教师的人格特质。[11]

(一)研究视角经历了以“师”—“师生”—“生”为中心的转变

BirchSH和LaddG等人认为师生关系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基本人际关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贯穿教育的始终且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12]师和学生作为两个缺一不可的主体,以往对不同主体的侧重都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1.以教师为主的师生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以教师为出发点

这与赫尔巴特的教育理念相一致。具有代表性的有根据教师的领导行为、课堂教育行为等来研究师生关系,如Lippitt和White从教师的权威角度将师生关系分为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Silberman将教学情景中的师生关系分为依恋、冷漠、关怀和拒绝四种类型。而Getzels和Thelen将教师行为分为团体规范、个人情意和动态平衡三种类型。

2.以师生互动为主的师生关系

Robert和 Pianta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满足彼此的交往需要而形成的心理联结。良好的师生互动一方面影响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与良好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13]90 年代后,心理学关于师生互动有了新的分类。Pianta 和 Steinberg认为师生关系中有三个因素影响师生互动:亲密、依赖、冲突。C.Howes将师生互动也分为三类:回避、安全、矛盾。Pianta运用聚类分析将幼儿园师生互动分为依赖、积极参与、机能障碍、普通、愤怒、不参与六个类型。陈枚提出了师生关系的“三侧面三层面的三棱柱体”模型。

3.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作为其教育理论的落脚点,该思想根植于其“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罗杰斯主张教育应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尊重信任学生,还学生自由,顺其自然,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营造良好氛围。王瑞馨和彭小凡认为:与传统师生关系相比,“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涉及教师角色的调整,教师不再以权威者、指导者出现,而是助人—自助的合作者身份。“脚手架”式的师生关系曾一度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

(二)研究内容从对认知、情感的研究转变为对行为的研究

肖世民认为师生交往包括认知、情感及行为三大成份。而这三大成份恰好是完整的心理过程。早期国内学者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多偏重认知方面,其主要包括LaddG.W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喜欢与逃避)受教师对其评价的影响。也包括自尊水平、成就动机定向、归因方式等认知内容对师生关系的作用。Fisher从教师的角度去研究教师自身与其对师生关系的知觉间的关系。王晓华同时从教师知觉与学生知觉的视角来探讨了小学生师生关系的特点,并得出不同年级的学生所知觉到的师生关系具有不同程度的情感效价。中期学者对不同情绪情感下的师生关系进行研讨,张晓等人探讨了家庭情感与不同气质条件下的师生关系。对此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了解气质在师生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从家庭情感角度帮助不同气质的儿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体验积极情感、发展良好个性品质、形成高适应能力有一定影响不良的师生关系有可能使儿童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焦虑、孤独、恐惧、退缩、冲突、攻击行为等等,从而影响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Pianta师生关系分类中的“亲密性”即指师生间情感联结的程度。在亲密的师生关系条件下,教师能为儿童提供“安全感”,从而支持儿童对主客观环境的探索。近期研究表明,师生关系质量与儿童的行为问题存在高相关。学校适应(是学生在校的一切行为特征总和,其以学校态度、学业成绩、社会行为、人际适应四大指标来衡量。刘万伦较早考察了师生关系与学生学校适应间的关系。邹泓等人在刘万伦的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学校适应间的关联。杨阿丽等人用分层抽样的方式,调查了云南省 9055 名中小学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间的关系,并得出应加强中小学生矛盾型师生关系的干预,强调亲密型师生关系在中小学学生学校适应中的重要性。


五、评价

当前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讨论:一是教育价值论的角度,一是心理学角度。前者从教育的最终目的出发,以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应追求的目标

[14];后者则从科学的角度,根据人类不同心理特质之间的系统联系,在师生关系研究上较多集中到认知和学习的过程上。而有关师生关系对青少年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比较薄弱,并且在方法论上疏于注意青少年发展上的整体性,倾向于孤立地看待和研究智力活动和知识学习[15]。

综上所述,以全面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的发展和学习,更强调以全面的、相互联系的方式来看待发展和学习的过程和结构。虽然为了研究和把握上的方便,学生的智力、知识、情绪、人格特点可以分开来单独考虑,但在考察其中任一部分时,研究者应始终从此一部分和其余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因为一个方面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制约着其它方面的发展和活动。在解释部分的变化的时候,重视从整体来解释部分。相对此前过度偏于知识学习的情况,当前不少研究已重视突出学生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其中如自我概念、情绪适应性、人际关系及至主观幸福感等,越来越受到关注。

同时,许多对师生关系进行的研究都是局限于学校课堂,并且采用数量化的方式来测量学生的学习。只有很少的人对教师与学生在课外交流对学生的学习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6]。而对基于日常的师生交互中对师生关系的认知的研究也不多。这一领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六、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范围主要涉及师生关系的测量、结构类型、发展特征以及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等方面的关系研究,但其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首先,师生关系的测量方面。以往的大部分问卷调查研究侧重将教师作为评价师生关系的主体,目前学者已逐渐转变观念,以学生为评价师生关系的主体。但往往会出现教师和学生对师生关系评价结果相差太大的问题,这可能因为双方在评价角度和态度上存在明显区别。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和思考问题,而学生可能比较片面;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在知觉师生关系方面的侧重点不同,教师注重与学生有关的学业成绩或课堂行为,而学生可能更注重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在研究师生关系时应该将访谈和问卷以及多种测量的方法结合起来,并主要以学生的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同时,不同阶段的师生关系具体的特点表现不同,因此今后的研究也应关注师生关系测量问卷的针对性。  

其次,师生关系的研究方法方面。国内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主要从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角度出发采用理论思辨的方法。近十年来, 我国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从实证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师生关系构成及发展特点,开始逐步探讨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且主要集中于学习过程的因素,对学生自身的认知、情绪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探讨得较少,因此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师生关系的实证研究,深入探讨师生关系的不同心理特质之间的联系。  

最后,目前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依然在中小学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与师生关系的好坏有很大的关联,那么,如何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育公平,也是目前师生关系研究中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教育评论,1998,(4).

[2]李瑾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6,(3)

[3]MorganettL.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A key element in classroom notivation and management.Education,1999,112:260-265.

[4]Chory R M,McCroskey J C.There 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style and affective  learning.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999,47 (1),1-11.

[5]Rodriquez J,Plax T G,Kearney P. Clarifying there 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nonverba limmediacy and student cognitive learning:Affective learning as the central causal mediator.Communication Education, 1996, (45): 293-305

[6] Bloom B.S., Hastings H. T. & Madaus G.  F. Handbook on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 New York: McGrawHill, 1971.

[7] Rawlins W. K. Teaching as a mode offriendship.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000,10  (1),  5-26.

[8] Pianta R. C. Enhanc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 and tea-chers.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9.

[9] Elizabeth W. Saft & RobertC Pianta.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students:Effects of child age, gender, andethnicity of teachers and children.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New York, 2001, 16: 125

[10] Councilon Education, 1960.11 Good T L. Teaching effectsand teacher evaluation. Sikula I J.

[11] (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NewYork: Macmillan,1996: 617-665

[12] Birch SH,Ladd G. W.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Behaviors and the Teacher - Child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 934- 946.

[13] Elisha Babad,Dinah Avni-Babad,Robert Rosenthal.Teachers' Brief Nonverbal Behaviors in Defined Instructional Situations Can Predict Students' Evaluation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3,Vol. 95,No. 3,553-562.

[14] 江光荣.班级环境及其与教师风格和学生发展之关系.[哲学博士论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2001.

[15] 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历史、现实与未来.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16] Fraser B J, Walberg H J.Educational environments:evaluation,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1.

[17]徐梦晓. 教师德性视角下中小学师生关系提升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18]唐 慧. 中小学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39-41.

[19]徐学俊,李正洪,王文. 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 教育科学研究,2005,05:28-31.

[20]宋德如,刘万伦. 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特征研究[J]. 心理科学,2007,04:873-877.

[21]中国教科院助理研究员 孟照海. 改进师生关系,教师需提高教学能力[N]. 中国教育报,2013-11-11003.

[22]董永贵. 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探究[J]. 教学与管理,2014,35:1-3.

[23]王惠琴,郑友训. 中小学异化的师生关系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2011,06:67-68.

[24]张玲. 中小学师生关系中的学生因素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中),2013,12:7-8.

[25]李寿欣,孟庆茂.师生间认知方式的相互作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心理科学,1997,20 (5):456~457.

[26]陈陈,关于师生关系互评的认知特征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69~70.

[27] 刘万伦,沃建中.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 (1):87~90.

[28] Ladd G W.Kochenderfer,B J .Clleman,C.C.,Friendship Q uality as a Predicator or of Young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Chhild Development,1996,67(6):1103~1118. 

[29]Robert C.Pianta(1997)1Adult - child relationship processes and early schooling1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Vol18,No11,p11- 25.

[30]邹泓,屈智勇,叶苑.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4). 

注:包晗,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大道,414000,17873021895,1064619060@qq.com

本人承诺:本论文非抄袭





地址:岳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康王乡新华社区-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京港澳高速路连接线3公里处、南翔万商旁)

联系电话:0730-8061333      

Copyright © 2010-2017 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 湘ICP备18022682号 技术支持:连线科技

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