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
教学管理 教改教研 教师培训 学科活动 语言文字宣传
论文:(张玉霞)优质历史课堂构建之初探
发布时间:2018.12.21

中学

历史

 

优质历史课堂构建之初探

 

直面新教材,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打造优质历史课堂?本文从三方面阐述。第一:提升职业素养;第二:践行教学新理念;第三:务实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教材 课堂 素养 理念 效果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明白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通过反思这一“助推器”成长起来。最近,学校竞赛课、示范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我有幸听到了历史、语文、地理的公开课,再加上自己也设计了一堂竞赛课,通过听课、备课、上课,我心底的一个疑问越发清晰:初中优质历史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评价一堂课,又从哪些角度去备好一堂课呢?结合近些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我的见解。

一、育人为本,提升个人职业素养

教师素养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如学高身正、宽容有爱、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表达顺畅有感染力、普通话标准富有情感、机智幽默、板书工整等。下面围绕语言表达、宽容有爱这两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 语言表达生动、简明、有启发性

美国教育家史密斯认为教学本质上是语言活动,教师的讲授可以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浅显易懂。

举例1:八下第一单元第二课《抗美援朝》。在本课导入语的设计上,我这样问:“同学们,你们小学的时候和同桌划过‘三八线’吗?”(引发共鸣)再追问:“‘三八线’是怎么回事?(朝鲜半岛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它的出现对朝鲜半岛而言意味着什么?(分裂)造成了什么后果?(战争爆发)”层层递进、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能够启迪学生探索的欲望,顺利进入新课学习。

举例2:九下第三单元第六课《大战的爆发与扩大》。对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军民团结战斗的英雄气概的描述:“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在祖国母亲的召唤下,全市人民动员起来,组织了25个工兵营,12万人的民兵师。全市约有45万人参加了修筑防御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和少年,就是他们用双手挖出了300多万立方米的土。”“短短、祖国母亲、召唤”,这几个词我的语气缓慢深情,而对数字的表达,我的语气坚定、音量提高,渲染出了当时民众为救国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和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的情感世界是敏感的,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往往能使孩子们感动。所以,往往同样的教学设计,但老师的语言表达不一样,课堂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二) 宽容有爱,以真诚之心对待孩子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在课堂教学中,及时鼓励、肯定学生的表现,尤其是多关注后进生,走进学生心灵,更能激发学生对老师和学习的热爱。

举例:九上第三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九年级265班。在这堂课上,我们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她的椅子被搬走了,全程站着听完了一节课。课前,当全班都在认真齐读做预习准备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她,一个瘦弱的身影斜侧着端着一本书立在角落,我忙过去了解情况。“因为我最近课堂上总是犯困睡觉,老师为了鞭策我就让我站着上课”,孩子小声答道。我点了点头,转身授课,心里却在思量着,怎样来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并借此帮她树立学习自信心。

下课铃响前两分钟,我朝孩子走去,同时面向全班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想来当一回裁判,通过我的观察来评出一位表现最棒的同学,你们猜猜是谁?”孩子们满怀期许地睁大眼睛望着我,每个人都渴望能成为幸运的那一位。我笑眯眯地非常肯定地说道:“她就是陈小雨同学!请把掌声送给她!”小雨惊讶地抬头望着我,那一瞬间我从她眼里看到了喜悦。接着,我大力表扬孩子笔记工整,字迹清秀,作业进步大,并让孩子大声说出最近一次作业的评价等级,那是人人都渴望的——A+,小女生一开始怯怯的声音小,当她第三遍大声说出A+的时候,我知道,希望的种子种下去了,我将静待花开,等候收获的喜悦。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爱心教育,用一颗宽容之心关爱孩子,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何愁孩子们不乐其学”呢?

二、与时俱进,践行教学新理念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不断变化,促使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让课堂教学绽放出新光芒。下面从立足考标、注重历史学科素养两个角度谈谈。

(一) 立足考标,突出重点,宏观把握,微观深入

在课堂设计中,要根据考标要求理清重点难点,梳理基础知识的因果关系,体现知识的层次感和整合联系。

举例:八下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于本单元的复习课,我设计如下:

1.考标要求

1)识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

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2)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南京大屠杀

3)运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 重难点

1)重点: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

2)难点:西安事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课时安排:1课时

4.自主学习,完成表格

时间

事件名称

内容/结果/影响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1936.12.12

西安事变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1937.7.7

七七事变

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1937.12.13

南京大屠杀

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罪行

1945.8.15

日本投降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 合作探究

探究一:探究抗战胜利的意义

探究二: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

6. 拓展延伸——中日关系

时期

历史事件

特征

唐朝

遣唐使、鉴真东渡

中日交往频繁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31-1945年

十四年抗战

中国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

1972年

中日建交

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当今

如钓鱼岛问题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7.中考链接,真题研讨

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从知识识记到合作探究,到拓展延伸,再到中考链接,层次十分分明。在知识迁移地把握上,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如纵向联系:中日关系,横向联系: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到中国抗战,再到湖南抗战,并联系现实:结合时事,怎么应对当前中日关系?整堂课一气呵成,教学流程完整,情感价值观教育到位。

(二) 立德树人,注重历史学科素养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习历史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比如家国情怀:要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感悟近现代人民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下面围绕历史课堂中的“家国情怀”进行举例。

举例:七下第九单元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关于七下西洋成功的原因,设问:“郑和船队为什么能多次顺利前往西洋地区?”同时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郑和及其船队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通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

材料三: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转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得出远航成功的条件,从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统一国家的综合国力成就了郑和远航这一伟大壮举,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而对于“抗倭斗争”这一部分的讲述,我多媒体展示《戚继光抗倭形势图》,由学生讲述抗倭故事,使孩子们体会到抗倭英雄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课堂结语时候我再绘制示意图总结升华: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和平交往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戚继光抗倭--暴力冲突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国力强盛,才能在外交中占主动权。中国要强大,首先要内部强大,责任就落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同学们要像郑和、戚继光一样有毅力、有爱国心,中国才会有希望!

在本堂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使课堂充满人文情怀,形成了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三、学以致用,务实课堂效果

优质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精彩演绎,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可以通过表格归纳、绘制框架示意图、构建思维导图、创设情境、真题研讨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举例:七下第七单元第31课《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技术(上)》。本课小结时,我结合本课通俗易懂的特点,创设梦回宋朝的虚拟情境,设计话题--宋朝人的一天,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作为一个宋朝老百姓一天的生活日常。新颖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热情,在孩子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中,宋朝经济和技术的主要知识点也不知不觉定格在大家的脑海中了。

著名教师许纪霖曾说:“我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我的课堂。”新的教育形势下,作为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为构建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而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2]何成刚主编.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3]张汉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中学历史教学园地.2018.06

                                  

作者姓名张玉霞

单位: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    

地址:岳阳市经济开发区   

邮编:414000

电话:18907306606  

邮箱506109019@qq.com

本人承诺:本论文非抄袭

 


地址:岳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康王乡新华社区-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京港澳高速路连接线3公里处、南翔万商旁)

联系电话:0730-8061333      

Copyright © 2010-2017 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 湘ICP备18022682号 技术支持:连线科技

官方二维码